胶原酶
2016/9/13 10:53:16

自从1543年Vesalius最早认识椎间盘,直至1932年Barr已确信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和坐骨神经痛的重要原因以来,人们对于腰椎间盘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国内从1946年起开始使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半个多世纪以来临床医师一直认为在腰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一旦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明确,约有10—20%的病人需要手术治疗,手术虽有一定疗效,但必须破坏组织、患者承受痛苦。鉴于椎间盘髓核主要由粘多糖、胶原蛋白构成,瑞典学者Carl Hirsch于一九五九年提出设想用某种酶注入盘内,加速椎间盘的退化过程,使之纤维化缩小而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 

由于胶原酶对天然胶原有专一水解作用而对其它非胶原蛋白无水解作用,因此对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胶原突出的病因,胶原酶具有针对性强,疗效明显的优点疗效成为一个创新之生化药物另外,胶原酶注射剂对前列腺增生症和疤痕疙瘩等也具有很好的疗效。 

一九五三年美国科学家Mandl.I.首先自溶组织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histolyticum)中分得胶原酶,其后一系列生化研究显示该酶对于胶原蛋白有特异水解作用。美国、英国、西德、苏联和捷克等国相继对胶原酶开展了系统的研究。 

1963年哈佛大学药学院神经外科医生Sussman用胶原蛋白酶对尸检中取得的腰椎间盘和手术中摘除的病变椎间盘组织进行体外溶解试验,其后又进行动物试验证实:①胶原酶能有效地、特异性地溶解椎间盘中胶原纤维;②胶原酶对椎间盘邻近组织,包括透明软骨、前后纵韧带、神经及血管均无损伤;③被溶解的椎间盘组织最后被透明纤维组织所代替。1965年,Sussman首先使用胶原酶进行椎间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六十年代以来,胶原酶除作为工具酶在生化研究和轻工业领域有较多应用外,尚在临床用于清疮脱痂、植皮处理及冷冻切除术等,并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七十年代美、英、法等国便相继开展了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动物实验研究。 

一九八0年“美国科学新闻”报导了美国圣约瑟医学中心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的临床试验结果。

一九八五年西德报导了胶原酶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时的临床效果与CT诊断结果比较。 

一九八六年苏联、法国报导了胶原酶应用于眼科角膜炎的情况。 

一九八七年西德报导了高低剂量胶原酶治疗椎间盘的情况。 

一九八九年苏联报导利用胶原酶在青光眼手术中的调节与修复过程。 

美国FDA一九七九年二月批准高纯度胶原酶进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I期临床,一九八0年六月批准Ⅱ期临床,一九八一年十二月批准Ⅲ期临床。一九八三年在西德召开的有关胶原酶溶解术国际会议上,美国科学家报告了研究结果,疗效高达80%。 

上海医工院生化室一九七三年开始胶原酶研制工作。首先作为试剂提供了中科院上海生化所为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尸细胞研究的胶原酶试剂样品。一九七九年通过了“胶原酶试剂”的鉴定,十几年来为国内科研单位、医院、高等院校进行各种细胞分离、培养、移植等需要提供了大量的粗制和精制胶原酶试剂。 

一九七五年起开始了胶原酶作为临床药物的研究。通过菌种改良,工艺改进、药理、毒理等的前期工作,首先将注射用胶原酶用于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Ⅰ期临床工作,应用病例数18例;从1975年~1995年进行了注射用胶原酶双盲法临床试验、Ⅱ期临床对照试验及Ⅲ期临床试验。1993年7月至1995年6月在全国22家临床单位进行了2,069例的III期临床研究,其中椎间盘内注射占30%,盘外注射占65%,联合注射约为5%。结果显示:优良率为75.66% ± 9.19%。总有效率为93.26%。上海徐汇区中心医院、瑞金医院伤骨科研究所和卢湾区中心医院已进行了1000例的临床观察并进行了临床双盲法试验。结果表明:上海医工院研制的胶原酶注射剂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受到病人和医生的欢迎和好评。 

为充分体现注射用胶原酶这一高科技成果的价值,上海乔源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连同上海上海医工院组织实施了胶原酶的产业化。长期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保持合作关系。近年来,经全国近千家医院,几十万患者的临床应用,结果表明: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已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首选、常规的治疗方法之一。2004年胶原酶溶解术也被纳入中华医学会编写的《临床诊疗指南》中。2005年《胶原酶盘外注射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成果荣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8月在悉尼召开的第11届IASP世界疼痛医学年会上,关于胶原酶溶解术的大会发言让各国学者更深入的了解了中国在胶原酶的临床和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目前,越来越多的海外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慕名来华接受胶原酶溶解术的治疗。

点击:
 
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热线
4008123123
售后咨询热线
4008517517